北管是泉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台湾北管、日本琉球群岛的御座乐和日本本国的明清乐与它有很深的渊源关系。2004年4月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1月被文化部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这次申报国家级保护论证时,省里专家认为“泉州十音”(石狮市申报)与我区北管同类,并入北管向文化部申报,省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保护对象时称“福建北管”。
为做大做足北管文章,打造泉港文化特色品牌。1991年5月,在著名民族音乐学家刘春曙的指导下,我与原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所长、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执行长许常惠教授书信交流了两岸北管,得知“台湾中南部一带所谓的南唱北打之形式的音乐或台湾北管中的细曲之类”与泉港北管有渊源关系;2004年8月,我应邀参加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结识了台湾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曾永仪先生,与他交流了两岸北管,12月曾先生给我寄来了台湾北管的有关图书、音像资料。2005年8月初,我与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台湾北管资深专家吕锤宽教授联系,向他搜要台湾北管的有关资料并说明两岸北管研究的的想法;2005年8月15、16日,吕锤宽教授给我发来E-mail,8月19日还给我来信,肯定了我的想法相当有创见;经约定,2005年9月17日,吕教授参加海峡两岸南音艺术交流演出活动期间我俩见面,交流了两岸北管的图书音像资料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吕教授说:在没有本位思想的情况下,中国传统音乐比较有价值的当算是南音、北管、西安古乐、北京京音乐、五台山佛教音乐5种,它们作为各省份的国家重点进行保护,其它各种传统音乐各省份自己保护好就可以了。日本琉球群岛的御座乐是18世纪从中国传过去的,与北管相似;日本的明清乐从中国传过去可能跟北管有渊源。今后北管可开展国际学术研讨,从北管的历史、北管的艺术、北管的扩散3方面进行。吕锤宽教授表示不久将邀请我等赴台考察北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