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北管音乐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项目,这是我区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南音在我区也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为切实做好北管、南音的保护、继承和弘扬工作,打造泉港文化特色品牌,培养北管、南音后继人才,拟在全区有关学校设立北管、南音训练基地,现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为指导方针,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落实《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条例》和《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营造北管、南音保护、继承、弘扬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生长发展空间,扭转北管、南音艺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
二、组织办法
在巩固庄重文实验小学北管训练基地,总结已有经验的同时,由区文体旅游局与区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北管、南音教学活动的实施意见》,把北管、南音教学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区文体旅游局负责北管、南音教学的业务指导及部分资金补助,区教育局及所在学校负责北管、南音教学的组织实施,师资由所在学校推荐,区文体旅游局把关、聘任。
三、实施步骤
1、2005年拟在山腰中心小学、峰尾中心小学、南埔中心小学设立北管训练基地,在前黄学区三朱小学设立南音训练基地。
(1)3月份,区文体旅游局与所在学校领导商讨设立基地事宜,双方达成共识;
(2)4月上旬,所在学校组织发动学生参与北管、南音活动,增加学生对北管、南音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报名参加北管、南音兴趣小组;
(3)4月中下旬,区文体旅游局组织人员到以上三所小学举办北管、南音专题讲座,使学生对北管、南音的历史概况、艺术特色等有着理性的认识,坚定他们学习北管、南音的信心;
(4)5月上旬,区文体旅游局到所在校挂牌,举办北管、南音交流演唱会;
(5)5月中旬开始,所在学校聘请专业、业余音乐教授传授北管、南音演奏、演唱基本功,可先设立笛子、二胡、琵琶和演唱兴趣小组等;
(6)6月上旬开始,区文体旅游局组织人员编写《泉港北管》的补充教材,提供南音有关教材,不定时到北管、南音训练基地指导工作;
(7)力争2006年6月1日,训练基地能拿出1-2个北管、南音节目参加文艺演出。
2、2006年9月以后,在总结以上3个训练基地经验,巩固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向全区中小学推广北管、南音教学,把北管、南音教学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举办中小学生北管、南音演唱比赛,把北管、南音后继人才的培养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